登录 注册 退出
低升糖指数 = 放心吃?糖尿病 6 个误区一文搞清!
栏目:养生科普 发布时间:2024-07-10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有些医学名词,虽仅一字之差,但意义相差很大,甚至截然相反。如果望文生义、不求甚解,很容易导致解读错误,导致处置失当。为此,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有些医学名词,虽仅一字之差,但意义相差很大,甚至截然相反。如果望文生义、不求甚解,很容易导致解读错误,导致处置失当。为此,笔者分别选择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等三大内分泌疾病中容易混淆的医学名词加以辨析,通过抛砖引玉、拨乱反正,希望能对广大糖友及基层医生有所帮助。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这些年哪些常常被混淆的糖尿病概念。


01

血糖正常值、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控制目标


健康人群空腹血糖正常值在 3.9~6.1 mmol/L 之间,餐后 2 小时血糖 ≤ 7.8 mmol/L。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 ≥ 7.0 mmol/L 或非空腹血糖值 ≥ 11.1 mmol/L 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

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不是一刀切,而是因人而异。




➢ 普通成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一般要求控制在 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值 < 10.0 mmol/L、HbA1c < 7.0%;


➢ 对于病程较短、无并发症的年轻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要更加严格,空腹血糖 4.4~6.1 mmol/L,餐后血糖 < 7.8 mmol/L,HbA1c < 6.5%;


➢ 对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心血管合并症、低血糖风险较大的糖尿病患者,宜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可以控制在 6.1~7.8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可以控制在 8.0~10.0 mmol/L,HbA1c 控制在 8.0% 以下就可以了。


由此可知,血糖正常值、糖尿病诊断标准及血糖控制目标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前些日子,网上有文章说糖尿病诊断标准变了,按照新标准有些糖尿病人可以摘帽了,其实就是混淆了概念,把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当成是糖尿病诊断标准,其实,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没有修改,放宽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


02

「低血糖」、「低血糖反应」与「低血糖症」


「低血糖」是一个单纯的生化概念,指的是一个具体的血糖数值,而不涉及症状的有无。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低血糖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非糖尿病人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 ≤ 2.8 mmol/L,而糖尿病人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 ≤ 3.9 mmol/L。

「低血糖反应」则是一个临床概念,指患者具有与低血糖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如饥饿感、心慌、出汗、颤抖等),但对其血糖值没有规定要求,多数情况下血糖低于正常,但也可以正常或略高。

「低血糖症」是指患者血糖水平达到低血糖标准(≤ 3.9 mmol/L),同时还伴有低血糖症状(如饥饿感、心慌、出汗、手抖等)。


03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合并肾病」


「糖尿病肾病(DKD)」是特指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肾脏病变,是糖尿病所导致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而「糖尿病合并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类型的肾脏疾病(如 IgA 肾病、膜性肾病等等),这些肾脏疾病并非由糖尿病直接引起,与糖尿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两者的区分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甚至肾活检来进行区分,临床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04

「升糖指数」与「血糖负荷」


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 和「血糖负荷(glycemic,GL)是糖尿病饮食经常用到的两个重要概念。




升糖指数(GI)反映的是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


➢ 计算公式如下:


升糖指数(GI)= 吃含有 50 克碳水化合物的某种食物引起血糖上升所产生的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吃 50 克葡萄糖所产生的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之比值,再乘以 100%


微信图片_20240710135855.png


➢ 按照升糖指数高低(GI)不同,可将食物划分为 3 类:GI > 70 的食物称为高升糖指数食物(即能使血糖快速升高的食物),GI ≤ 55 为低升糖指数食物,介于两者之间称为中升糖指数食物。


虽然升糖指数(GI)可使我们了解某种食物转化为血糖的速度,但是,由于每一种食物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不一样的,升糖指数(GI)并没有将实际摄入的「量」考虑在内。




为了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出吃下去的某种食物给病人血糖带来怎样的变化,科学家提出了血糖负荷(GL)概念。

➢ 其计算公式如下:

血糖负荷(GL)= 食物升糖指数(GI)× 每百克该食物中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g)/100。

➢ GL 是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数量与质量(指升糖特性,即 GI)结合起来,评估一定重量的食物对人体血糖影响的大小,因而更加科学。

➢ 血糖负荷(GL)分为 3 个级别:GL 大于等于 20 为高 GL 食物;GL 在 11 至 19 的为中 GL 食物;GL 小于等于 10 的为低 GL 食物。

举例说明:西瓜的升糖指数为 72,超过 70,是高 GI 食物,但是每 100 g 西瓜含碳水化合物为 5~12 g,并不高。山楂的升糖指数为 46,低于 55,是低 GI 食物,但是每 100 g 山楂含碳水化合物为 23 g,是西瓜的两倍。因此,当我们吃相同重量(比如 100 g)的西瓜和山楂时,吃山楂血糖升高更迅速,不利于糖友身体健康。

由此可知,高 GI 值食物(如西瓜)不是绝对不能吃,关键是要控制摄入量;同样的道理,低 GI 食物也不能无限制地随便吃,吃多了同样会增加糖负荷,导致血糖升高。


05

「胰岛素」与「GLP-1 受体激动剂」


GLP-1 受体激动剂是近几年上市的新型降糖药物,由于它和胰岛素均为针剂,均通过皮下注射给药,以至于不少病人误把「GLP-1 受体激动剂」与「胰岛素」混为一谈,甚至有些 1 型糖尿病人想把胰岛素停掉,改用一周打一次的 GLP-1 RA 周制剂(如司美格鲁肽),但事实上,两者属于性质不同的两类降糖药物。

1)来源不同,胰岛素是由胰岛 β 细胞分泌,天然的 GLP-1 RA 是由肠道 L 细胞分泌;

2)作用特点不同,尽管两者都能降糖,但 GLP-1 RA 除了降糖之外,还具有减重及心肾保护作用;

3)适应症不同,GLP-1 RA 主要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因此,不适用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的糖尿病患者(如 1 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严重衰竭的 2 型糖尿病),而胰岛素适用于各类糖尿病患者(包括 1 型糖尿病)的降糖治疗;

4)副作用不同,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及体重增加,GLP-1 受体激动剂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其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由此可知,「GLP-1 受体激动剂」与「胰岛素」是两类不同的降糖药物,并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但两者可以联用,联用时应酌情减少原来的胰岛素用量。


06

「黎明现象」与「苏木吉现象」


「黎明现象」和「苏木吉现象」在临床上均表现为早晨空腹血糖升高,但两者病因不同,处理方法截然相反,故需仔细鉴别。

「苏木吉现象」主要是由于晚上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用量过大,导致夜间低血糖,继而引起血糖反跳性升高,其血糖变化特点是「先低后高」,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

「黎明现象」是指是指患者夜间未曾发生低血糖,其血糖在每天黎明以后,凌晨 3 点~8 点逐渐升高的现象。「黎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午夜过后体内胰岛素抗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逐渐上升有关。

为了鉴别这两个现象,我们可以监测凌晨 2~3 点的血糖,若发生低血糖则次日清晨的高血糖为反应性高血糖,否则为「黎明现象」。

另外,两者的处理原则也不一样。对于「苏木吉现象」,患者应当适当减少晚上降糖药物的用量或晚上睡前适当加餐;对于「黎明现象 」,则应当适当增加晚上降糖药物的用量。

作者:王建华 主任医师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编辑&排版: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本文经作者授权山东省科学养生协会发布,原文出处为丁香园内分泌时间发布,本文仅做公益科普宣传,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联系删除。